|
|
|

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拉开序幕 人才等瓶颈问题亟待破解

来源:新华日报   人工智能近来新闻热点不断:国内人工智能初创企业——地平线机器人20日宣布获得近亿美元融资;AlphaGo Zero自学围棋3天,便击败其曾经战胜人类顶尖棋手的“前辈”;在2018届校招清单上,人工智能岗位薪水最高……在人工智能这个“风口...

作者:国家地理空间信息中心来源:国家地理空间信息中心|2017年10月29日

来源:新华日报

  人工智能近来新闻热点不断:国内人工智能初创企业——地平线机器人20日宣布获得近亿美元融资;AlphaGo Zero自学围棋3天,便击败其曾经战胜人类顶尖棋手的“前辈”;在2018届校招清单上,人工智能岗位薪水最高……在人工智能这个“风口”上,江苏省如何更好地推动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?记者走访多家园区、企业,记录江苏省人工智能产业的起步状态。

  多种应用展现技术魅力

  “人工智能作为机器人的核心技术之一,起初主要用于智能机器人,后应用于其他领域,如进行医疗影像识别、金融数据分析等。可以说,我们已进入‘人工智能+’时代。”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宋爱国教授说,人工智能本质上是模拟人脑学习、推理、归纳总结、决策过程的计算机算法。低层次的人工智能,有必威现金回扣像、语言、人脸等识别能力;更高层次的,可以理解环境进而做出决策,并采取相应行动;最高层次的,则具备认知能力和复杂情感。

  在地平线机器人南京研发中心,软件研发总监李育国隔着几米远,对着空调面板打手势,空调随即执行开关、调温等指令。看得见的是面板、摄像头,看不见的则是基于必威现金回扣像识别技术的智能处理单元。他说,一家空调厂商即将上市的产品中,已装上这套系统,今后人工智能将使更多的家电能听会看。

  下月开业的商业综合体苏州中心,预计日均客流量达10万人次。百度苏州创新中心总经理毛勇说:“基于大数据,我们能知道什么时段、多少人、什么途径来到中心,数据累积到一定量后,我们还能配合商场和公安、交通部门,提前做好疏导,避免苏州中心成为新堵点。”

  手机扫一扫,机械手立刻开动,几分钟后“柔性智能生产平台”便造出一辆崭新的玩具车。苏州瀚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销售部总监胡书胜介绍,10月20日,在德国国际安装及使用技术专业展览会上,500多位观众现场下单定制这款玩具小车。客户需求精确快速到达制造端,制造系统高效满足个性需求,就是这个人工智能平台的魅力。

  江苏省经信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目前我省人工智能产业,在语音识别、智能家居机器人、机器学习等领域有较好的发展,出现一批在国内有一定代表性的企业。

  两大园区力促产业集聚

  在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苏州工业园区,人工智能产业已具有一定的集聚性。

  去年起,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将人工智能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,逐步引进55家人工智能企业或企业的区域总部、研发中心,拥有30余名人工智能领军人才。今年9月发布“20条扶持办法”,意在引进和培育行业龙头企业、优势项目。园区还打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,为入园的人工智能企业提供辅助设计软件共享、芯片仿真验证等服务。南京开发区·南京新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王正明说,园区已落户的重点领域人工智能企业,去年营收超过52亿元,园区有信心在2020年人工智能企业营收达到500亿元级别。

  人工智能,也是当前苏州工业园区重点布局的领域。2500平方米的人工智能展示中心,对外展示园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、应用领域、代表性成果以及发展方向。50多件代表性展品涉及家居、交通、安防、教育、医疗等多个应用领域和场景,它们来自微软苏州研究院等20多家有一定代表性的企业。园区拥有广义人工智能企业1000余家,去年产值350亿元,主要集中在大数据、语音识别、机器视觉等领域,集聚了思必驰、华兴致远等一批细分领域的知名企业。

  苏州工业园区同样发布“3年行动计划”和“若干发展意见”。3年内,园区将安排15亿元以上资金支持产业发展,并计划设立和引入产业基金200亿至300亿元。到2020年,建成5个以上人工智能相关特色产业园、孵化基地和创新平台,培育两三家十亿级、一两家百亿级人工智能龙头企业。

  苏州工业园区科信局副局长许文清认为,人工智能产业将首先在智能制造等应用领域形成规模,园区内大量的优秀制造业企业,将成为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、园区人工智能产业迅速规模化的重要基础。

  打破人才瓶颈,乐观谨慎发展

  记者从江苏省经信委获悉,今年7月国务院印发《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》,我省正积极研究,争取尽快拿出省级层面的产业“行动计划”。8月底,省人工智能学会成立;9月以来,南京、常州、镇江等地先后召开人工智能峰会或主题论坛,表明各地都在积极拥抱人工智能的浪潮。

  不过,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面临巨大人才缺口。职场社交平台——领英近期发布的《全球AI领域人才报告》显示,今年第一季度平台上的人工智能人才仅190万,国内相关人才缺口超过500万。国内人工智能人才争夺激烈,地平线机器人南京研发中心已有近百名员工,其中95%以上是硕士毕业。

  省人工智能学会秘书长房伟分析,人工智能是汇集信息、神经科学、自动化等技术的融合学科,在产业快速发展阶段,光靠高端人才带动、高校长时间的学科培养,难以适应巨大的人才需求。高校和企业之间产学研合作,需要进一步加强,政府也要鼓励培训机构和企业紧密开展培训,促进人工智能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。

  房伟建议,推动政府数据共享开放,如交通大数据,以促进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。市场上存在一些伪智能产品,以有限的自动化水平,贴人工智能的“标签”,做市场推广,吸引政府扶持,政府部门对此要加大监管。

  江苏省经济与信息化研究院产业研究一室主任郭永海提醒,人工智能是一个知识、资金密集型产业,应持“乐观谨慎”的态度,不宜盲目跟风。

  (原标题:人工智能,深度融合拉开序幕 专家提醒:不可盲目跟风,人才等瓶颈问题亟待破解)

上一篇:机器学习和大数据正帮助化学家搜寻药物

下一篇:国内外大数据标准化现状及发展方向